攻克騰甲莊(下)
7月23日上午,東海獨立團一營一連出其不意,搶占了騰甲莊據點東南山頭之臥龍塂高地,然后又攻下與臥龍塂高地相連的敵魁星樓觀察哨,控制了制高點,完成了圍困騰甲莊據點整個戰斗部署的重要一環。騰甲莊據點工事堅固,顯然不能硬攻強打。東海獨立團便采用了邊圍困、邊擾敵等戰術,每晚遣小股部隊朝據點內打槍、扔手榴彈,使敵軍既摸不清圍困部隊的兵力,又整天處于緊張狀態。十幾天后,敵軍逐漸麻痹,獨立團二營幾個戰士趁黑夜敵兵困睡之機,潛入據點西北角碉堡,未費一槍一彈,即俘敵一個連。駐村北丁部十三支隊見狀,慌忙棄陣地后撤,二營乘勝向南推進,遭到據點圍墻工事內敵軍的瘋狂阻擊。東海獨立團遂改變戰術,以挖地道、土坦克(把八仙桌子腿截半,桌面上用浸濕的棉被蒙上,掩護戰士在下面向敵進攻)等辦法,先后拔掉了敵軍幾個重要工事。
同時,八路軍又對敵人采取了政治攻勢。土圍子里的士兵大部分是本地人,一部分是當初被丁、秦二匪打著“抗日”的招牌騙來的,還有一部分是被抓來的,他們跟隨丁、秦二匪以來,吃盡了苦頭,也目睹了“二匪”的暴行和假抗日真反共的真面目,他們怨恨,也思念自己的親人。想逃不能,因為敵人的耳目甚多,沒有機會逃跑,逃跑者一旦被抓回,都遭到槍殺,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只能忍辱求生。軍分區政委仲曦東了解這些情況后,決定抓住這一時機,組織部隊開展一場“攻心戰”。根據掌握的情況,組織和發動匪兵親屬到陣地前,喊著各自的丈夫、兒子、兄弟的名字,訴說不幸,勸其回家。這些喊話的大部分是婦女,她們一邊喊,一邊哭訴。墻頭上的匪兵聽見哭喊聲后,都在嘰嘰喳喳地議論,唉聲嘆氣,不想再賣命了。敵軍官見此情形,橫加干涉,卻遭到士兵們的反抗和咒罵。由于實行這種瓦解工作,致使敵軍人心浮動,敵人思想上的防線徹底地跨了下來。
三、集中優勢兵力,徹底鏟除敵人老巢
8月3日,留格莊秦部被殲,膠東軍區十七團經過30余天休整后,派兩個營趕至騰甲莊增援東海獨立團,由膠東軍區參謀長賈若瑜親自指揮最后的攻堅戰。
9月7日,十七團遣精銳部隊與工兵,配合東海獨立團將秦部據點的外圍工事全部掃清。9月8日21時總攻開始,突擊隊出其不意,首先在據點東南打開缺口,秦部一團團長王培江忙調“敢死隊”拼死堵擊。攻擊部隊受阻,遂重新調整戰斗部署,部分兵力在缺口處佯攻,另一部分在炮火掩護下,作正面主攻。主、佯攻部隊互相配合,越過圍墻,沖入據點,兩面夾擊,兵分幾路與敵人展開了巷道戰、白刃戰,邊搜邊打向北擴大戰果,很快將敵軍“敢死隊”擊潰。夜里12時,敵軍見大勢已去,丁部十三支隊200余人忙突圍向牟平縣水道日軍據點逃竄,王培江亦帶殘部100余人從暗道潛出據點,逃往海陽。群匪無首,眾匪兵亂作一團,四處逃竄。一部分往東北方向竄,另一部分向西圍墻逃竄,大部分被就地殲滅。9月9日拂曉戰斗結束,此戰共殲敵2000余人,繳獲輕重機槍20余挺、長短槍1500余支,繳獲秦部兵工廠1座。
一個多月的攻堅戰,戰士們很疲勞,本該休息一下。可是9月9日晨接到軍區電告:丁、秦二人帶領趙保原駐海陽縣的駐軍1000多人昨日已出發前去騰甲莊救援,今晚即能到達。原來,留格莊失守、騰甲莊被圍時,不甘心失敗的秦毓堂急赴青島向日軍第五旅團司令內田求援。內田嚴令趙保原出動兩個團的兵力,由秦毓堂指揮馳援騰甲莊,同時派出500日偽軍支援隨同行動。
膠東軍區命令部隊在一天之內徹底拆除所有的工事,以防敵人再安據點。并且嚴陣以待,準備打擊敵人。東海軍分區一營接到指示后,立即向全營進行政治動員,指戰員們憤怒地表示:決不讓敵人再在此橫行霸道,要狠狠教訓一下敵人。他們來不及休息,揮舞鐵鍬、鎬頭,同大批趕來的群眾一起干了起來,因為這也是戰斗。
戰后的陣地上,傳來了一片叮叮當當的響聲,數不清的鋼鐵般的臂膀揮舞著鐵鎬,鏗鏘有力,一聲聲號子傳來,一座座斷墻殘壁嘩嘩被推倒。戰士們的雙手被震裂了,磨破了,肩膀甩腫了,衣服撕破了,鞋子磨掉了底,整整一天的時間,將殘存的工事全部拆除了。這時,從西面上空飛來了兩架標著“日本旗”的偵察機。
下午5時許,一營撤離騰甲莊,由軍分區副司令員于得水率領在上冊村擺開了戰勢。當敵人兵至育黎時,已得知騰甲莊被攻克。到了晚上,垂頭喪氣的敵人才到達騰甲莊。第二天上午,敵人在飛機的掩護下向上冊村進犯。嚴陣以待的一營用迫擊炮向敵群轟了幾炮,敵人就慌亂地潰逃了,退回到騰甲莊時已潰不成軍,飯也顧不上吃,如同驚鳥般直向海陽行村方向逃竄。
騰甲莊戰斗前后歷時49天。在這49個日日夜夜里,八路軍采取了迷敵戰、地道戰、攻堅戰、攻心戰等辦法將敵人困得糧盡彈絕、軍心瓦解。然后集中優勢兵力,發起總攻,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取得了重大勝利。
騰甲莊一戰,極大地削弱了膠東反共頑固派的軍事力量,擴大鞏固了抗日根據地,壯大了抗日人民武裝,有力地推動和發展了膠東人民的抗戰斗爭。牟海縣全境的解放,使牟海縣成為膠東地區解放最早的縣域,成為膠東抗日根據地的腹地,膠東區委、行署等黨政軍機關多在境內活動,學校、制藥廠、醫院、兵工廠、印鈔廠、制版廠、報社、育兒所等機構也多設在這一帶,對支援全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