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下調至3% 多舉措抗擊通縮苗頭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吳雨、于文靜)在經濟新常態下,對于居民普遍關心的物價水平問題,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這略低于去年目標引起代表委員的關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較去年3.5%的目標略有下降,但高于2014年2%的實際漲幅。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過去一年CPI持續走低,增速降到1%以下。今年CPI的目標有所調低適應了目前的經濟特點,實現的可能性還是很大?!?/p>
劉世錦表示,“CPI漲幅太高對民生消費不好,太低也對經濟發展不利,今年主要難點還是在如何要穩住。”經濟增速由過去高速增長變為中高速增長后,很多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凸現出來,供給過多使得價格回落。必須加大過剩產能的結構調整,讓一些企業退出后才能穩下CPI走低的趨勢。
201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8%,PPI連續30多個月負增長,這引發不少人關于中國會否面臨通縮風險討論。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經濟學家辜勝阻坦言,現在結構性、局部性通縮的苗頭已經出現。但他同時表示,“通縮并不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敵人,通過繁榮多層次資本市場、解決實體經濟和小微融資難融資貴,都可以有效抗擊通縮。”
“中國的通縮危機并沒有那么大?!比珖f委員、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表示,中國經濟是雙元的物價上漲結構,制造業產品的物價在下降,但農產品、資源類產品的價格正在呈現上升趨勢,盡管短期能源價格比較低,但這個格局不能指望長期維持,農產品價格仍然有上漲壓力。
“中國價格的回落引起的通縮苗頭和發達國家市場的通縮不一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非典型通縮?!眲⑹厘\說,穩?。茫校尚柽M一步擴大內需,增加供給,尤其是提升國內產品的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表示,CPI增長的速度比較低,也為我國貨幣政策適當放松提供了空間?!鞍凑债斍俺掷m較低水平的CPI,貨幣政策還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相關部門應把握機遇靈活使用貨幣工具,增強流動性,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題?!?/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