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客流預警不可成一紙空文
據報道,五一小長假,西安多個景區迎來客流高峰,其中西安至臨潼華清池、兵馬俑的旅游公交專線“一座難求”。而山西省5A級景區和三大世界遺產等傳統經典景區,以及新型的休閑度假景區都出現“爆棚”現象……
游客爆棚,是近些年來國內許多景區的節日痼疾。景區嚴重超標接待游客,安全就可能成問題,更別說吃住行游的舒適度了。
為科學規范景區,使之有效“預警限客”、提高服務質量,我國《旅游法》明確規定:景區接待旅游者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旅游者數量可能達到最大承載量時,景區應當提前公告并同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景區和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采取疏導、分流等措施。今年4月1日起實施的《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進一步細化明確了各景區如何核算最大游客承載量,增強了實際可操作性。然而現實卻是,景區要么“沉默不語”,缺乏相關信息披露;要么即便進行了游客信息提前發布,但缺乏必要的警示或有效阻止客流手段,實際上沒有有效避免游客扎堆景區。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部門或景區還缺乏與“預警限客”相配套的緊急限客等應對措施和疏導方法。
在《旅游法》明確要求并且實施一年多后,景區最大游客承載量核算辦法也已明確的情況下,不少景區游客“爆棚”依舊,的確讓人難以接受。我們期待,景區是否有效執行“預警限客”規定成為摘星掛星“一票否決”因素。這樣才能敦促景區把預警限客等當成頭等大事來抓,景區爆棚的安全問題才能得到切實解決。(鞠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