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連云港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開局圓滿


【連網】(連網/連云港發布記者 李菲 通訊員 路輝)12月17日,連云港市農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連云港“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具體情況進行通報,并對規劃內容、工作成效以及未來打算等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成效明顯
市農委主任、黨組書記王靖在通報中介紹,2014年4月21日,農業部國際合作司、江蘇省農委和連云港市政府三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作為“一帶一路”首個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示范區的啟動和建設,對于連云港主動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深化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農業合作,帶動和提升區域農業合作水平,發揮好示范區對全國農業對外合作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連云港外向型農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和深遠意義。
今年,是示范區建設的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農委把示范區建設作為促進連云港外向型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中之重,矢志改革,銳意創新,集全市之力全面啟動、快速推進,取得了比較明顯成效,年初確定的50個重點項目全面完成,圓滿實現“一年開好局”規劃目標,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十件實事助推示范區建設
市農委主任、黨組書記王靖對“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推進過程中的具體工作做了詳細解讀。在規劃方面,3月26日,《“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規劃》通過專家組評審,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印發全市執行。同時,出臺了《“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實施意見》,制定了《2015年“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確定優先推進的65個項目和2015年重點推進的50個項目。組成專門班子,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市農委按照“全方位、全產業、全過程”服務追求,不斷創新機制,通過設立“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專項資金、共建中韓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區、成立“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研究院、成立農產品進出口企業服務聯盟、開展政銀保企“四位一體”合作探索、籌備發起建立“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產業聯盟等十件事,努力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2020年 連云港農業對外經貿合作指標全面翻番
市農委市場處處長胡樣英介紹了合作示范區規劃的主要內容。“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規劃由農業部對外交流中心進行編制,明確示范區發展定位是,建成“貫通一東一西、服務一帶一路”的農產品和生產要素雙向流通樞紐,打造全國開展農業國際合作的示范樣板,開辟我國引領“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前沿陣地。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市農業對外經貿合作指標全面實現翻番,在全省保持領先,農產品進出口總額、農業實際利用外資、港口農產品吞吐量、出口額千萬美元以上企業數量分別達到25億美元、5億美元、1200萬噸、20家,農業“走出去”抓住后發優勢實現第一步跨越,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億美元。
《規劃》還將重點建設五大平臺、五大園區、六大基地。五大合作平臺,即政策交流平臺、科技合作平臺、貿易物流平臺、金融服務平臺、信息合作平臺,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園區,即贛榆農業合作園區、東海農業合作園區、灌云農業合作園區、灌南農業合作園區、現代農場合作園區。六大基地,即農產品物流基地、出口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農業特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另外,還將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園藝作物種苗繁育基地,立足本市,輻射帶動江蘇及山東、安徽、河南等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地區,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完備、運行有效的國際化高效種苗產業體系。#p#分頁標題#e#
連云港農產品出口額穩居全省第一位
市農委副主任孟凡恕介紹,示范區建設雖然啟動時間不長,但示范效應明顯,帶動作用突出,發展成效顯著。今年以來農產品出口始終保持20%以上的增長,出口額穩居全省第一位。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設全省領先,全市已建成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3個,省級出口示范區5個、示范基地25個,占全省1/5,數量位居全省第一。與“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果蔬、食用菌基地21.6萬畝,產品經我市加工出口到日韓、歐美等地,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農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其中雅仕公司在南非建設雪橙基地1000畝;國鑫食用菌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的裝備在法國、南非、保加利亞、美國、烏克蘭很受歡迎;沃田農業在智利合作建設藍莓基地一萬多畝。
市農委主任、黨組書記王靖表示,下一步,“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繼續按照《規劃》抓好各項工程、項目的推進落實,為“三年見成效”打下堅實基礎。重點在對外合作、中西部合作、示范區建設、信息平臺建設上取得更大成效,實現更多突破,建成一批標志性工程、標志性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