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足球課將進幼兒園 市足協:最快2016年初試點
【連網】(記者 徐芳 通訊員 秦建紅)上月,江蘇省教育廳官方微信發布了《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振興行動計劃綱要》,詳細公布了未來5年江蘇青少年校園足球的發展規劃,其中提到,自今年開始足球將成為包括幼兒園娃娃在內所有學生體育課的必學內容,被坊間廣泛解讀為“學踢球要從娃娃抓起”而備受矚目。
就在上周,市足協開始和市內部分幼兒園接洽協商有關足球進幼兒園的具體事宜,這也是“娃娃踢球”在我市落地的重要一步。據市足協透露,幼兒園對此持歡迎態度,也愿意和足協接觸,但具體怎么實施雙方尚需進一步溝通。
事實上,我市體育界人士一直都認為從小學起進行足球掃盲有點晚,幼兒園中班即4歲才是足球啟蒙的最佳年齡,對此,省教育廳的一條微信算是終于解決了這個專業“爭議”。然而接下來,幼兒園孩子的足球究竟怎么踢?幼兒園孩子踢球的目的是什么?幼兒園孩子能夠作為港城足球甚至中國足球青訓體系中的一部分嗎?一系列問題再度成為時下港城足球界熱議的話題。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省教育廳釋出信號的一個月后,我市的足球進幼兒園工作竟然已有了不小的進展。
把足球課
變成幼兒興趣課
大概從中班起,我市的孩子們就開始接觸興趣課,目前人氣較高的興趣課主要有美術、音樂、英語、圍棋、舞蹈、書法等,甚至還有跆拳道、武術、游泳等體育項目,因此市足協的想法是,把足球也變成和上述項目一樣的幼兒興趣課。
市足協會長何杰透露,很久以前我市就有足球進幼兒園的設想,不過當時國家層面對此都沒有清晰的思路,因此這一設想始終不能變成現實,如今校園足球從國家到省里都已明確,所以我市很快啟動了相關工作。按照市足協的設想,教幼兒踢足球將不帶有任何成績、比賽、選材、功利等色彩,完全是帶著孩子感受足球的樂趣,當然其中也會融入一些足球的基本功訓練,這就好比學美術要練習線條、顏色,學音樂要視唱練耳一樣,會貫穿始終,而且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
“我們前期到幼兒園進行了考察,發現我市的幼兒園都鋪設了塑膠場地,這就為足球進駐提供了有利條件。對于孩子們來說,有這樣的場地就夠了,孩子小,自控性差,去標準化球場不利于課程展開。和幼兒園達成一致后,我們就要立刻派出專業人士開課了,2016年初我們就想試試。”何杰說。
到哪找專業足球教練?
帶孩子們踢球,教練隊伍就成了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市足協說,與其說是教練不如稱之為足球老師。目前我市幼兒園女老師占據半壁江山,其實不管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現有的教師隊伍普遍缺乏足球的專項素質,所以需要專業人才幫忙,為此市足協想了一些辦法。
“首先我們召集了1983年、1999年、2001年三屆省市退役小女足的部分隊員,大概有二三十人,把她們列為校園足球老師的后備人才隊伍,目前她們均同意參加我市的足球青訓工作。其次,我們已開始陸續推薦現有的體育老師、小女足退役球員參加足球校外輔導員培訓,獲得足球校外輔導員資格。第三,目前市足協已經注冊備案的全市成人業余足球隊在50支左右,注冊業余足球隊員至少在1500人以上,這其中有很多人有強烈的帶教意愿,他們中間的佼佼者也將獲得參加足球校外輔導員甚至足球教練培訓的機會。此外,我們還積極聯絡目前在外省市從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工作的專業人士參加我們的青訓工作,所以將來也不排除他們進入幼兒園進行足球課授課的可能性。”何杰說。
據了解,目前我市持B級證書的職業足球教練員僅有2人,專業人才嚴重短缺,而足球校外輔導員是足球教練的入門資格,一旦我市的這批志愿者獲得了這樣的資格,就具備了申報職業足球D級教練員的資格,從而打破我市專業足球教練的短板。
家長擔心幼兒踢足球會受傷
“足球對抗性這么大,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平時磕著碰著了都心疼得不行,四五歲的孩子要是踢足球受傷了怎么辦?”這是記者在走訪幼兒園家長群體時,常聽到的話。#p#分頁標題#e#
對此身為我市知名足球教練的何杰指出,幼兒園的足球課和足球場上的拼搶是有區別的,孩子們都是“一張白紙”,根本不具備上場打對抗賽的能力,所以幼兒園足球課相對柔和,側重于“掃盲”,一般是鍛煉幼兒的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與關節的柔韌性,發展幼兒單腳站立、單腳踢球、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足球老師在帶領孩子們進行熱身后,通過幾只足球、幾個拱形門和一些輔助小器具為孩子們示范規范的足球動作要領,中間穿插踢傳球、拋接球、投擲球等活動,在促進幼兒身體全面發展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興趣和足球基本素質。
“說因為足球有對抗性怕孩子受傷,其實不是根本原因,因為現在送孩子去學跆拳道、柔道、武術等強對抗競技項目的家長就有很多,尤其是跆拳道,我市黑帶、紅黑帶的孩子不在少數,為什么家長就不擔心孩子受傷呢?其根本原因還在于國家職業足球長期低迷導致大家的信心整體不足,認為孩子踢球根本沒出路,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幼兒園足球、校園足球的壓力還是很大的。”足球愛好者孫振松說。
醫療和保險
已進駐港城足球青訓
即便沒有振興足球的全國計劃在那兒,孩子們也確實需要體育鍛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幼兒園老師坦言:“如果小朋友的運動能力越來越退化,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教育工作也會越來越難做。”不過家長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只要是運動肯定會有風險,平時我們走路也有摔倒的可能,所以市足協在啟動足球進幼兒園工作的同時,也要想辦法降低幼兒參與足球運動的風險。
就在12月初,市足協和市第一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構建全市足球運動傷病應急綠色通道,今后將由市一院為市足協開展的所有足球比賽、青訓、注冊成人球隊訓練、幼兒足球工作提供專業的運動醫學服務,醫師和專科將24小時待命,這也是我市首次構建面向大眾體育的專項醫療保障制度。
“這個保障制度將圍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市一院運動醫學科醫師謝文瑾說,“進行足球運動科學知識普及,開展預防運動損傷的科普講座,為出現運動損傷的運動員提供救治綠色通道,并隨后幫助他們開展運動損傷的康復訓練。”
說白了,連云港市足協相當于有了專業“隊醫”,而在青訓尤其是幼兒園足球領域,這些運動醫學的專科醫生可以幫助足球教師鑒別幼兒身體素質,發現先天條件優越的孩子,在幼兒園足球“廣撒網”的基礎上,幫助發現和培養好苗子。
除此之外,市足協還與人保公司合作建立了足球保險制度,今后也計劃將之引入到幼兒園足球中來,讓孩子和家長都放心地享受足球的樂趣。
上海學前教育健康領域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冷小剛早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推廣幼兒園足球主要受制于三個方面,缺少專門針對幼兒足球的教材、專業培訓老師和來自官方的支持,如今在我市這三點都有了改善的跡象,那么幼兒足球就大有可為。
港城幼兒足球將帶給孩子們什么?
造就健康的體魄和靈活的協調性,有一個和爸爸的共同愛好,更重要的是培養勇敢、合作、開朗的性格和責任心,讓孩子們知道團隊合作的精神,即便將來不一定會代表中國隊征戰世界杯,也會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