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十二五”期間“推動港城經濟發展十大人物”候選人事跡
(共20名,按姓氏筆劃排序)
1王善春,男,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他所帶領的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為集科研、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創新型醫藥集團企業,是國內最大的肝健康藥物研發和生產基地,企業位列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第20位。“十二五”期間,他大力開拓,集團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大關,肝病用藥在國內醫療市場占有率近20%,連續多年穩居行業第一。累計實施技術改造項目6項,計劃總投資7.4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目前,已有3個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全部項目達產后,將為公司年新增銷售約30億人民幣、稅收6億元。
2孫穎,女,連云港天馬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05年創建公司,經過10年努力,已發展成集網絡銷售、實體銷售、倉儲物流、軟件研發、電商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電子商務公司,是我市電子商務的領軍人物。公司現有自營網上店鋪15家、實體專賣店9家、大型智能倉儲30000平方米、軟件研發中心1處。該公司主要經營耐克、阿迪達斯、匡威、樂斯菲斯、狼爪、探路者等國際、國內運動名品,數次獲得“雙11”購物狂歡節銷售冠軍榮譽稱號,2015年“雙11”活動中單日銷售業績破億,創天馬網絡銷售新高,公司信譽度及社會美譽度不斷提升。
3孫睿,男,東海縣至善坊水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1994年開始從事水晶設計研發工作。他創辦的至善坊,依靠團隊力量,通過設計和工藝創新,竭盡所能挖掘、放大水晶材料的潛在價值,提升水晶藏品的藝術魅力,創作出一批具有中國文化韻味,能適應現代人審美習慣的水晶精品。2009年2月,創辦“至善坊水晶雕刻技能培訓學校”,并與東海縣職教中心合作,為水晶行業培養水晶雕刻專業人才。孫睿先后被評為“東海縣水晶行業副會長”、“連云港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水晶專業委員會主任”。
4任同蘇,女,國營江蘇省東海種豬場場長。2000年起擔任場長和黨總支部書記。她扎根一線基層,情灑淮豬事業,積極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知名品牌“中國淮豬”,使得這一瀕臨滅絕的華北珍稀品種得以保護和開發。任同蘇同志領導的企業相繼獲評“國家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等稱號,作為法人成立的江蘇幸福淮豬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先后被評為連云港市龍頭企業、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4年東海種豬場被授予“國際動物福利養殖五星級金豬獎”榮譽稱號,東海老淮豬站上“世界金獎”的最高獎臺。
5任桂芳,女,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1987年,任桂芳憑著過人的膽略,全額負擔貸款1600萬元,組建連云港玻纖玻鋼總廠。2007年,在她的主持下,中復連眾收購了德國NOI葉片公司,成為國內兆瓦級葉片生產企業的單打冠軍;2012年,任桂芳為了進一步推動地方產業發展,填補國家空白,聯合了連眾、遼電、哈玻院等眾多優勢資源創建了中復碳芯電纜科技有限公司,獨立研發生產國家高壓電網用的新型碳纖維復合芯導線,自公司成立以來,營業額呈現逐年翻倍,目前公司生產的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已累計銷售掛網3800公里,市場占有率達到40%。
6陳剛,男,連云港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在他的領導下,連云港供電公司勇當服務全市跨越發展的排頭兵,“十二五”期間,全市全社會用電量、電網負荷實現翻番,分別從83.5億千瓦時、145.5萬千瓦增至166億千瓦時、313萬千瓦,增幅居全省前列;完成電網固定資產93億元,全市電氣化鄉鎮和電氣化村100%創建完成,基本消除“卡脖子”、低電壓;推進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落地連云港,率先發布企業對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報告,高效服務全市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民生實事,推動地區清潔能源發展和節能減排工作。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推動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所在單位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建設連云港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p#分頁標題#e#
7楊光,男,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帶領人保財險連云港市分公司扎根港城這片沃土,牢記“人民保險,服務人民”的使命,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實現新跨越。2014年,公司保費收入達到8.6億元,創歷史新高;市場份額始終在50%左右的高位,在全省系統保持前列。2012年-2014年,公司處理各類賠案15萬余件,支付各類賠款約13億元,承擔風險責任總額達15578億元,有效化解了社會風險,充分發揮了社會“減震器”的功能。加快推進農業保險發展,截至2014年底,公司累計承擔農險風險責任總額222.3億元,支付賠款4.3億元,受惠農民達126.6萬戶次。
8陳禹,男,江蘇鑌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帶領鑌鑫鋼鐵集團創造了可喜的成績,短短幾年的飛速發展,鑌鑫鋼鐵集團穩居民營企業500強和制造業500強的前200位。十二五期間,累計在連投資超過50億元,建成年產600萬噸鋼鐵項目,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工業生產總值位居全市第二。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更注重企業的技術創新,帶領公司先后與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和東北大學等科研院所進行了深度的合作,在產品轉型升級方面走在了同行業的前列。公司共引進博士后雙創人才3名,其他高層次人才5名,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高性能鋼材短流程加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9陳士斌,男,江蘇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致力于本地特有石英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多次評為國家、省技術創新先進個人。歷經20余年,將一個幾十萬元的鄉鎮企業打造成了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硅資源深加工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石英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2014年10月31日在主板掛牌上市流通,市值達50億元。在十二五期間,陳士斌主持了國產高純石英砂產業化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太平洋石英歷經數年,成功研制出了國產高純石英砂并規模化生產,替代了進口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
10張凱軍,男,建設銀行連云港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帶領建設銀行連云港分行科學發展、創新轉型,把支持區域經濟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適時調整信貸政策,支持與服務于經濟發展,在服務沿海開發、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發揮傳統優勢,注重通過直接融資服務滿足重點客戶需求,不斷加大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力度。他牽頭組建的26億元江蘇方洋集團有限公司銀團貸款成功合攏;加大對民生領域客戶的信貸支持,重點營銷市中等專業學校、贛榆縣高級中學、第一人民醫院授信等共計6.28億元;三年來累計向水利、核電、城建、新海連基本建設等重點項目發放貸款近60億元。
11李海林,男,江蘇家得福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7年創立家得福,作為新時期的一名民營企業家,他帶領下崗職工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努力將企業做強做大,現已發展成為我市最具規模的連鎖超市,在市區、縣擁有門店近百家,吸納3000人就業。他致富不忘濟困、創業不忘回報社會,熱心光彩事業、社會公益事業,家得福超市先后被市商務局、市物價局、市民政局授予平價超市、慈善超市稱號。始終依法經營,年上繳稅收近2000萬元,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12張國良,男,連云港鷹游紡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堅守“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信念,攻堅克難實現了碳纖維產業化。2012年,公司率先在國內打破了聚丙烯腈基高性能碳纖維的生產干噴濕紡工藝,成為我國唯一能工業化生產干噴濕紡SYT45級碳纖維的企業。2015年,“高性能干噴濕紡碳纖維關鍵技術及千噸級工程化”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其研發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部分性能指標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可完全替代進口。在碳纖維生產步入正軌后,張國良又陸續主持開發出碳纖維自行車、碳纖維樂器、紡織機械配件及碳纖維增強工程塑料等一系列碳纖維下游產品,延伸了碳纖維的產業鏈。#p#分頁標題#e#
13杭忠,男,杰瑞科創園管委會主任、杰瑞科創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2011年,他具體承擔園區規劃發展、改造建設、招商運營工作。4年來,完成改造投資5000萬元,建成占地100畝,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園林式創意產業園,形成以科技研發、動漫創意、文化傳媒、電子商務等為主導的產業布局。目前,入園企業90家,從業人員1500多名,年經濟規模10億元以上。園區先后被授予江蘇省創業示范基地、省文化科技產業園、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市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市僑胞創新創業園、海州區科技文化產業園等榮譽稱號。
14鄭國棟,男,盛虹石化(連云港)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自2011年以來,鄭國棟扎根連云港徐圩新區,帶領公司全體員工,立足本職,開拓創新,在茫茫灘涂上建設、打造集石化產業、港口、儲運、熱電于一體的盛虹石化產業園。經過近五年的努力,盛虹石化150萬噸/年PTA項目、液體化工碼頭及倉儲項目、熱電聯產項目已順利建成投產,醇基多聯產項目已部分建成。2014年初,組織啟動了盛虹集團(連云港)煉化一體化項目。經過近兩年扎實的前期工作,項目建設的各項條件基本落實,項目可行性研究已通過評估,環評、能評等各項支撐報告已基本完成。
15賈金川,男,灌南縣蔬菜辦公室農業推廣研究員。市“521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推廣研究員。在負責灌南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期間,主持培育出小麥新品種“連麥5號”,填補了我省強筋優質小麥品種的空白。2006年主持灌南縣蔬菜辦公室工作以來,主要負責全縣園藝產業技術推廣以及農業產業化等工作,為灌南縣食用菌等高效產業的發展做了許多基礎性工作。他率先引進食用菌工廠化栽培技術,實現年產值近40億元,帶動萬余名勞動力就近就業,促進了當地木屑、稻麥秸稈等綜合循環利用。編寫了《紅辣椒秋延后大棚生產技術規程》和《黃金瓜大棚生產技術規程》兩個江蘇省地方標準。
16徐新建,男,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7年貸款20萬元下海創業,創立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行業唯一一家A股主板上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太陽雨”和“四季沐歌”兩個中國馳名商標。在行業內首批獲得“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500 最具價值品牌”的榮譽稱號,自2009 年以來,公司的產銷量、銷售額、出口額、市場占有率均高居行業首位,2014年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5%。
17蕭偉,男,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帶領的康緣藥業“十二五”期間利稅達33億元。公司主導產品熱毒寧注射液“十二五”期間實現規模爆發式增長,從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到2015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真正成為港城具有全國影響意義的第一品牌。作為中藥制藥過程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蕭偉帶領他的研發團隊承擔國家、省級以上重大項目70余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中國專利金獎一項。以桂枝茯苓膠囊、熱毒寧注射液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成為婦科、抗感染等臨床治療領域的核心產品,為港城成為全國藥城奠定了基礎。
18曹云杰,男,交通銀行連云港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任交通銀行連云港分行行長三年來,分行存貸款規模持續提升,經營利潤連年增長,人均指標不斷進位,監管評價逐步提高,連續三年保持不良貸款雙降,連續兩屆獲得銀行業協會服務示范單位“千佳”稱號。截至今年11月末,交行連云港分行人民幣貸款時點余額104.67億元,比年初增長9.75億元,其中實質性貸款余額比年初增長14.34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地方經濟建設。在對接全市重大項目融資需求方面,定期主持召開項目儲備推進會議,著重圍繞醫院、學校、公共事業等民生保障行業和醫藥、港口倉儲等地方特色優質企業落實推進。#p#分頁標題#e#
19黃振偉,男,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中藍連海隸屬于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創新型企業,主要從事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與總承包等高新技術服務業務。“十二五”期間,該同志作為院長,身先士卒,帶領中藍連海積極投入技術創新、經濟建設等工作,高新技術服務銷售收入從2010年的5.7億元提高到2014年的8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年均實現利稅0.8~1.0億元。他帶領中藍連海積極投入連云港市地方經濟建設和創新型城市建設,“十二五”期間國家工信部、江蘇省及連云港市多個創新平臺掛靠中藍連海,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20閻斌倫,男,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院長。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基金、科技支撐重大項目等30余項;在國內首次突破河蟹秋冬季育苗技術、梭子蟹育苗和高效養殖技術。他建立海水池塘多元養殖模式,實現了海水池塘養殖的清潔生產,助推海洋漁業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十二五”期間累計創造經濟效益逾億元。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制定漁業行業國家標準1項,地方標準1項,企業標準3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6件。獲得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連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20余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