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連云港去年信訪量同比下降40% 央視報道我市經驗
【連網】(記者 陶莎 通訊員 姜浩)面對社會矛盾是“擊鼓傳花”把矛盾推出去、“熟視無睹”遇到矛盾繞道走?還是敢于直面問題、積極創新方式、依法化解矛盾?1月1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節目對我市“社會矛盾糾紛多元融合式調處機制建設”經驗做法以及典型案例進行了專題報道。2014年以來,我市創新了多元融合的調解工作機制,變“單打一”為“齊上陣”,極大提高了調解效能和群眾滿意度。數據統計顯示,去年我市全年的信訪量同比下降了40%,部分縣區甚至下降了70%。
調解本是政府部門處理信訪案件最常見的工作方法,但不同的是,2014年初,我市創新開展“社會矛盾糾紛多元融合式調處機制建設”。對此,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多元融合調處機制建設匯報,制定下發了《關于深化拓展社會矛盾糾紛多元融合式調處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和8個矛盾糾紛多發領域對接方案等一系列意見方案。
據介紹,多元融合的調解工作機制主要由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公、檢、法、司和鄉鎮各級調解機構全員參與,打破了原先各自為政的尷尬。同時,我市還圍繞醫患糾紛、婚姻家庭、征地拆遷、勞動爭議、物業、城管等等容易產生社會矛盾的領域,建立了187個基層調處室,選聘了310名專職調解員,進一步改革調解機制的獎勵機制,促進了社會矛盾的化解。日前,贛榆區一名挖掘機駕駛員因為操作不當將電線桿挖倒,一名工人被砸身亡,工人家屬和駕駛員家屬因為賠償金額發生了激烈爭吵。贛榆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的副主任盧干景首先將雙方的情緒安撫下來,然后他根據交警部門發來的消息,就雙方分歧最大的喪葬費數額進行了分析,經過三天面對面地溝通交流,劍拔弩張的雙方家屬終于達成了賠償協議。
針對過去矛盾糾紛調處力量分散、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的問題,市公安局因情施策,主動作為,全力推行調解人員派駐公安機關基層所隊開展多元融合式矛盾調處工作模式,促進了矛盾糾紛的高效化解。2014年5月份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在84個派出所和交警隊建成了多元融合調處室,配備了專職人民調解員116名,指定168名所隊領導和民警負責業務指導和日常管理工作。“多元融合調解主要是突出整合資源要素,強化工作銜接,努力嘗試走出一條矛盾糾紛分類調處、依法調處、源頭化解的新路來。”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通過兩年多地不懈努力,多元融合調解工作機制這一舉措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數據統計顯示,該機制年均調解矛盾糾紛3萬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7%。先后形成了交通事故“九位一體”調解、訴調對接、“調裁訴代”一體化維權、“公益積分”、調解服務快捷通等工作品牌。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綜治辦主任陳訓秋,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立科等領導同志先后來連視察并予以充分肯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省世專門作出批示。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法制日報》、《長安雜志》、《江蘇法制報》等媒體先后報道我市多元融合式調處機制建設情況,河南、山東、四川等地專程來連參觀考察和學習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