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海州投資3億蘇北率先試點實現“醫養結合”模式
【連網】“銀發浪潮”洶涌來襲,連云港市從2000年起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3年底,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達68.38萬人,2020年將突破100萬人。
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高齡失智、生活失能的老人比例也越來越大。龐大的老年人群體需要接受長期照料,即使撇開經濟賬,僅僅局限在看病、看護,一般家庭也不能承受,養老機構顯然也不能承受,因為沒有醫療設備以及專業救護人員。
“未富先老”帶來的重重矛盾,嚴重考驗著政府規劃養老的能力。越來越多的市民在期盼更加便捷、更加放心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而這一愿望即將實現。
今年5月1日,海州區醫養一體化服務項目正式運營,這是在蘇北地區率先試點開展的“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不僅將讓老人“老有所養”,更能讓老人們“老有所依”。
現狀
養老機構和醫院無直接通道
海州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2萬人,按戶籍人口計算老齡化比例為16.54%,已超出全國平均水平約一個百分點。
養老、看病,是所有老年人繞不開的人生課題。近年來,我市興辦的養老機構雖然不少,海州區共有各類養老機構41家,但由于居住分散、功能單一,大多數養老機構只能單一地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老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頻繁往返于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養老院沒有醫療服務、醫院又無法滿足長期康復看護的難題變得突出。
很多養老機構負責人認為,老年人口不斷增加,隨著老年人各種慢性病、常見病相伴,多發病、突發病頻發,單純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養老服務已無法滿足現實需求,“醫養結合”模式的探索勢在必行。
一家養老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養老機構一般只配備一到兩名全科醫生,有的甚至連全科醫生也沒有,市民經常遭遇的尷尬是:老人的健康得不到指導,一旦生病便轉送醫院,養老機構和醫院之間沒有一條直接通道,加上醫療資源的總體匱乏,難以做到第一時間及時準確治療,甚至連床位都得不到保障。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海州區衛計局局長李松紅表示,究其原因是當前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互相獨立、自成系統,養老院不方便就醫,醫院里又不能養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經常往返于家庭、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既耽誤治療,也增加負擔。醫療和養老的分離,也致使許多患病老人把醫院當成養老院,成了“常住戶”。老人“押床”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緊張,使真正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等不到床位。
試點
海州在蘇北率先開展“醫養結合”
為有效破解醫療養老“兩張皮”難題,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養老護理服務和優質、及時的醫療服務,推進健康海州建設。海州區委、區政府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斥資3億元,在蘇北地區率先試點開展“醫養結合”項目。
海州區醫養一體化服務項目位于風景秀麗的濱河新區,占地100畝,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832張,其中養老護理床位523張。目前,該項目已經建成投用,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啟動運營。
據介紹,該項目依托連云港市眼科醫院醫護技術和海州養老護理院完善的硬件基礎設施,全面推行“醫養結合”的新型服務模式,即在為老年人進行常規的醫療護理服務的同時,提供24小時全程精心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濃厚的人文關懷。為切實服務好老年人,護理院引入國際先進的3H管理體系,將醫院(Hospital)、酒店(Hotel)、家(Home)融為一體,讓老年人在享受養護服務的同時,更能夠體驗到醫院的安全、酒店的舒適和家的溫馨。
“在這里,老年人養老、醫療、護理等方面的需求能夠同時得到滿足。”李松紅說,該項目以養老與養生、康復與護理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公立醫院優質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的有效整合,一舉解決了困擾養老業的“醫養分離”難題,實現了養老機構、醫療機構的多方共贏。#p#分頁標題#e#
關注
四大服務讓老人安享晚年
“相較于傳統的醫院或養老院,全方位醫養結合、四元聯動延續性護理、中醫藥特色養護、個性化定制服務,是海州區醫養一體化服務項目的四大特色。”李松紅說。
海州養老護理院與市眼科醫院將建立“老人無障礙綠色通道”,保障老人到醫院開展日常體檢、就醫及突發病癥時的急救。在定期為養老護理院的老人們提供最專業、最便捷的體檢和診療服務的同時,也安排專家開設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健康大講堂,普及預防和保健知識,做到防治結合。
在這里,家庭、護理院、眼科醫院和集團大醫院之間將建立四元聯動延續護理機制,老人入住護理院后隨即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并錄入“醫養結合”信息庫,開展規范化健康管理;老人如有體檢、就醫或急救需求,即可進入市眼科醫院;若病情較重,需轉上級醫院,則通過“綠色通道”第一時間轉送市第一人民醫院;如老人有居家需要,可由護理院通過平臺連接家庭,進行健康追蹤和延續性護理指導,形成一個環形的交流協作模式,為老人提供全程無縫隙的專業護理服務。
在這里,護理院堅持養老與養生相結合,將中醫藥養生保健和“治未病”的理念融入養護全過程,為老人提供辯證施護、辯證施膳、體質辨析、養生保健操、針灸推拿、中藥足浴、康復訓練等中西醫調養康復服務,不斷提高老人的健康指數和幸福指數。
在這里,專業營養師會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情況以及老年人不同季節養生的需求,制訂科學合理且豐富多樣的營養膳食計劃,并聘請專業廚師,使入住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吃到科學營養而且可口的膳食,品種豐富多樣,特別是為低糖、低鹽、流質、鼻飼要求的老人制定個性化營養食譜方案。
此外,還將結合每日監測的健康數據為老年人及時調整飲食,專門制定菜譜。
期待
5月1日運營后或許能解養老之困
我市首次嘗試將養老院與醫療機構規劃、建設在一起,這一物理空間的布局,為我市運行“醫養結合”的養老新模式打下基礎。
據悉,該項目在今年5月1日正式運營,即日起即可接受報名。“雖然位置相對偏遠,但是交通方便,有需求的老人和家庭可以實地考察,甚至試住。早期目標人群主要集中在海州區,以后全市范圍的老人都有可能前來入住,屆時的受眾人數將達69萬人。”市眼科醫院院長徐長華說,“隨著人們傳統意識的改變,家庭人口結構的變化(4+2+1)以及工作壓力等因素,將有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到這里安享晚年,到一定時間,床位數將難以滿足需求量。”
記者在現場看到,為方便老年人晚年生活,海州區按照星級賓館設置,在護理院設有居住區、社區醫療區、生活服務區、文化娛樂區、運動康復區等不同功能區域。其中,居住區按照三星級賓館配置生活設施,無障礙設施齊全,設置單人套間、雙人間、六人間三種房間,房間內為居家式配置;社區醫療區和運動康復區由市眼科醫院一體化管理運行,配套完備;生活服務區設有食堂、洗浴、洗衣等功能區;文化娛樂區配置閱覽室、書畫室、音樂室、門球場、乒乓球活動室、健身房、棋牌室和文藝大舞臺等娛樂設施。
此外,所有房間內還將標配先進的中心供氧、全自動吸痰和電子呼叫系統等,并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的康復設備,包括干涉波治療儀、微波治療儀、氣壓彈道式體外沖擊波治療儀、上肢機器人、職能康復訓練器等,為有康復需求的老年病患者去除病痛、帶去福音。
看到護理院里這樣的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優美的月牙島雙湖濕地公園、薰衣草園、星光湖等景區,市民張大爺參觀后高興地說:“這里似乎看起來不像是護理院,而更像老人療養的樂園,真希望能早一天住進來!”
